55世纪_55世纪
55世纪2024-07-10

55世纪

稳增长 ,中国经济如何蓄能加力******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 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 ,经济活力加速释放 。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稳增长 ,中国经济如何蓄能加力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新动能持续成长。1至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日前召开 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在哪些方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稳增长,中国经济如何蓄能加力

山西运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生产流水线 。闫鑫摄/光明图片

  1.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逐步释放

  “政府今年发放了几轮电子消费券 ,让我们中小商户受益良多 。”上海一家小店老板说 。

  今年以来 ,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时出台,各项政策持续加力 。多地发放餐饮 、零售等消费券,多措并举鼓励汽车 、家电等大宗消费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 ,同比均增长1倍。

  “促进消费一系列政策对稳定车市增长起到明显 的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 ,11月,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月度产销再创新高 ,分别达到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 ,用好用足投资政策工具,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截至11月底,已审批核准10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5万亿元;两批共7399亿元金融工具支持 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全年64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下达完毕。

  11月21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全国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 ,对巩固回升向好趋势 、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进一步作出部署 。“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需要政策发力稳增长、提信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努力抓住时间窗口,促进各类政策举措全面落地 、充分显效 ,推动经济运行进一步好转。

  山东省拟定于2022年12月中旬至2023年1月中旬,分批次组织企业赴日本、韩国 、越南、马来西亚、欧盟等地开展系列经贸促进活动 。重庆市近日印发支持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十二条措施,最大限度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出生产经营困境 。11月 ,深圳市出台24条措施支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 的信息“大动脉” 。

  近期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 ,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等措施 ,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同时 ,加力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 ,各项政策效应正逐步释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超预期冲击因素 的影响 ,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经济回稳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 。

稳增长,中国经济如何蓄能加力

湖南宁乡食品加工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 。新华社发

  2.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近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

  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所说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 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 ,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彰显大国担当 的主动选择,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认为,扩大国内需求发力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要明确消费重点 ,引导消费方向,实现消费拓展。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释放出行消费的潜力,积极发展服务消费 。可以预期 ,明年我国必将迎来旅游业 的恢复性增长热潮 。

  宁吉喆表示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经济更好恢复发展 ,有针对性地增加居民各类收入 。要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

  “相信在着力扩大内需等各项政策 的作用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明年我国经济一定会迎来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宁吉喆说。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从国际看 ,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 ,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 ,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从国内看 ,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 。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 的副主任韩文秀介绍,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 ,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 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加速释放 。

  韩文秀表示,今年已经出台实施 的扩大有效需求 、促进结构优化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 的优化,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显现。明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 ,将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另外 ,今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 ,客观上造成今年经济基数相对较低 ,明年只要经济恢复正常增长,基数效应将对明年经济数据形成一定支撑 。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韩文秀说,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的开局之年 ,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 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大于挑战 。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

稳增长 ,中国经济如何蓄能加力

江苏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装卸货物呈现一派繁忙 。王春摄/光明图片

  3.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 ,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 ,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此次会议明确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 ,有助于保持政策力度和强度,聚焦关键领域持续发力,确保明年经济稳定发展 、实现合理增长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

  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 ,要从战略全局出发 ,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

  其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 ,明年要继续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任务,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 、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产业竞争 的制高点,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强大带动能力 ,使之成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新引擎。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 ,发挥中国 的制度优势和自立优势,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 ,在高端芯片、重大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受制于人 的关键核心技术,保证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王一鸣说,继续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加快基础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工程化攻关 ,为自主创新产品应用创造良好 的市场环境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突出做好稳增长 、稳就业 、稳物价工作。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 ,发挥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 ,进一步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加快恢复发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粮食 、能源资源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 ,扎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实现质 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 。

  链接

  部分稳经济政策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挖掘内需潜力 ,特别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 ,进一步做大国内市场规模。通过优化市场结构 、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 、提升市场韧性,进一步做强国内市场 ,促进国内市场平稳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

  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 的《关于加快推进道路客运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健康顺畅舒心出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坚决落实“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 ,不得停工 、停产 、停业” 的要求,全面恢复道路客运服务 。严格落实对旅客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进行信息登记等相关规定。前期因疫情原因采取暂停道路客运服务措施的地区,要迅速组织相关经营者恢复运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日前印发的《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提出 ,要优化创业环境,优化市场主体登记办理流程 ,推行当场办结 、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要培育创业主体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意设计成果落地转化,强化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引导就业困难人员创办投资少 、风险小的创业项目。

  (刘坤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2日 15版)

人民日报仲音:三年抗疫 ,中国答卷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年抗疫,中国答卷经得起历史检验

  仲 音

  今年春节期间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8% ;全国出入境人员超287万人次 ,同比增长120.5% ;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 ,与2019年春节假期相比年均增长12.4%……今年春节 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 的第一个春节,1月30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一个个火热 的数据 ,生动注解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有力印证了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的正确性 。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 是中国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首要考量 ,也 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重要标准 。回顾三年抗疫 ,从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到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全方位综合防控;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到大上海保卫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先后印发十版防控方案和十版诊疗方案 ,随着条件的逐步具备相继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推出新十条优化措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三年来 ,我们经受住了全球五波疫情流行冲击 ,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 ,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 的原始株 、德尔塔变异株 的广泛流行 ,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践充分证明 ,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 是正确 的 、科学的、有效 的。

  防疫关乎生命 ,发展关乎生计 。如何统筹处理好二者关系 ,考验智慧与治理水平 。三年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的辩证之道 。数据是最客观的说明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 ;2022年 ,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 。三年来,我国经济保持4.5%左右 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近期 ,多个国际组织纷纷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认为中国有望成为拉动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可以说,我国抗疫和发展的成绩完全经得起历史 的检验。

  新冠疫情 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 的传染病大流行 , 是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年来 ,中国尽己所能助力各国抗击疫情 ,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 是风雨同舟的中国行动 :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 ,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 ,向34个国家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 。在全球抗疫最吃劲的阶段 ,中国成为全球抗疫物资供应 的大后方 ,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 是共克时艰 的中国贡献:进博会 、服贸会、消博会 、广交会等“四大展会”年年举办,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加,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21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 ,海南自贸港扬帆起航 。三年来 ,中国坚持“团结抗疫和复苏经济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同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同时,以自身开放合作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就是胜利 ,团结就 是胜利。经过艰苦卓绝 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挑战 ,最大程度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穿越疫情 的阴霾 ,今日中国正在释放出发展 的巨大活力、前行 的强大能量 。三年同心抗疫 ,中国这份非凡的抗疫答卷 ,成绩殊为不易 ,世人有目共睹,历史必将铭记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